close





《解碼郭台銘語錄》

鴻海成為兆元帝國,最精華的經營哲學,盡在郭台銘語錄中。

郭台銘語錄的意義,早已遠遠超越一個領導人的話語集,這些話語結合了理論與實務,? 藩臚J多年的苦心造詣,讓世人見識「說到做到」這四個字可以有多麼強大的威力,兆元帝國鴻海就是鐵證。

郭台銘語錄既是經營的指標、成功的法則,也是修練的心法。本書透過實例與說明深入解碼最精華的108條郭台銘語錄,每一條都是中英對照,輕鬆易讀,是認識郭台銘及鴻海集團的最佳入門書。

.張殿文
.天下文化出版
.出版日期:2008118










天下沒有完美的辦法,但總有更好的辦法。

郭語錄064
天下沒有完美的辦法,但總有更好的辦法。
You can never formulate the perfect solution, but you can always find a better one.


當鴻海規模愈長愈大,外界愈來愈注意鴻海的成功,郭台銘就常常對內部強調,「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企業,一定還有改善的空間!」

企業愈大,彈性可能愈差。郭台銘在2004年底就對員工強調,鴻海是以製造產能起家,要成功地結合全球品牌為「客戶」,就必須了解「產品」狀況,進一步建置「系統」,再決定全球化組織的「地理位置」。而經過了內部多次反覆討論,郭台銘終於做出大膽決定,以跨入「通路」的方式來維持全面的競爭優勢,就是希望以通路來確保鴻海的「彈性」。

「為了我們的客戶,我們必須跨入通路!」郭台銘說。通常企業集團發展到一定規模,彈性和速度相比較之下會降低很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更早了解市場產品變化,也就是掌握了「品牌客戶」的「客戶情況」,其實更能快速迎合市場的「產品」需求,這是鴻海集團進入通路市場的最重要理由。
「通路市場唯一不變的真理,是它每天都在變:消費者的口味在變,市場在變,技術在變。」高盛證券分析師金文衡指出,這種變化,其實是所有IT公司的挑戰。

而接觸通路客戶,也是「掃餅乾屑」策略的延伸。主要是最近三年全球IT市場「大者恆大」的態勢確立,小品牌不易生存,而鴻海的客戶全是全球前三大品牌,但是市場多樣化需求始終存在,如何能建立密度更高的市場版圖,也照顧更多樣化的客戶,這種小而多的客戶就像「餅乾屑」,鴻海就可以用「通路」的方式來處理,直接服務不同客戶。

踏入通路,也有助於提高市場導向的設計開發能力,來克服組織規模過大所失去的彈性。鴻海內部人士指出,過去的鴻海集團定位為專業的IT元件製造商,產品涉及連接器、主機板、散熱風扇、機箱等,之前做代工而不直接面對消費者,但建立通路之後,變得更像鴻海集團內的一個觸角,把客戶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回報給工廠。

打造通路之後,郭台銘更希望創造三贏的局面。鴻海不單單替通路客戶設計、生產、服務,甚至可替通路客戶介紹新生意。未來鴻海的代工大客戶也能把產品賣給鴻海的通路夥伴,三方形成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而為品牌客戶提供更多服務,也可以強化組織彈性,以避免僵化。「我們的通路絕不是為了和客戶搶市場,而是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給客戶!」郭台銘在2006年股東會後進一步分析,現在的工廠對客戶的服務,已不單單是「Take Order」(拿訂單)而已,不只是「要什麼就給什麼」,而是鴻海也能給市場回饋,甚至包括客戶如何應付競爭對手的需求。

大者恆大,讓企業很容易和市場脫節,不了解客戶的需求。但透過經營通路的市場,可以讓鴻海接觸到第一線的客戶,了解市場、懂得客戶,雖然產品千變萬化、少量多樣,卻可以讓組織活化,也開始讓鴻海研發部門更有彈性地去從事技術研發,改造生產流程。

過去所有人都認為,品牌與代工業務絕對有所衝突。但是設計和通路卻是彼此都可以合作的地帶,而郭台銘深知,鴻海到了一定的經濟規模之後,如果只單單做代工業務,卻可能會讓鴻海陷入組織僵化的困境。

但要建立通路,這是鴻海的全新經驗,「這對他們的確是一項挑戰,」高盛證券分析師金文衡指出,這是「少量多樣」的市場,而不是過去「少樣多量」的營運模式,鴻海必須經歷換腦袋的挑戰。



















成長,你的名字就叫痛苦。

郭語錄015
成長,你的名字就叫痛苦。
Suffering is the identical twin of growth.


在鴻海內部定期會有頒獎典禮,來獎勵優秀員工。某次頒獎大會上,郭台銘特別穿一件紅色上衣來參加,讓大家印象深刻,因為郭台銘在工廠一向都穿制服。而郭台銘也特別解釋:「高爾夫名將老虎伍茲(Tiger Woods)每次拿下冠軍時,都會穿上一件紅衣服,人的行為其實代表某種思想。」

老虎伍茲是歷史上最年輕的高爾夫名人賽冠軍(獲得此殊榮時年為213個月14天),也是第一個贏得大滿貫賽的非裔選手。他從業餘轉為職業選手,總共只用了42週,就達到世界第一。

高爾夫球手向來是以歐洲人、甚至白人為主流,但是老虎伍茲一次又一次後來居上,打敗對手,郭台銘從老虎伍茲不斷超越顛峰的「運動精神」,來提醒員工獲獎是一種良性競爭的結果,郭台銘也強調,「獲獎也是爭取榮譽的新競賽的開始。」就老虎伍茲而言,他不只是拿下冠軍而已,他還追求保持四大滿貫賽的最低桿數,相當於平均每場比賽領先對手6桿!

就像運動比賽一樣,好手中自有好手,榮譽之中還有更大的榮譽。要成長,就不可能自滿,郭台銘還記得有一次去拜訪前香港特首董建華,他說香港想轉型高科技,但是當年港英政府培養的都是金融、貿易、旅遊、房地產的人才,所以想發展高科技就變成了一個「結構型的難題」。

而「轉型與變革」,其實是一個「否定自我」和「再造自我」的艱難挑戰。而郭台銘也強調,業績與榮譽,正是從結構性的經營轉型而來,從創造性的變革經營而來,其實也是從改變及再造而來,只是這種過程一定伴隨著痛苦,但是痛苦之後,就會有新的榮譽和成長。























少林寺的和尚武功千變萬化,飛簷走壁,是過去挑了多少桶水上山?




郭語錄018
少林寺的和尚武功千變萬化,飛簷走壁,是過去挑了多少桶水上山?
The kung-fu masters of Shaolin Temple only attain their omnipotent skills after years of tedious, grueling, and mundane training.


如果一個人成天接受少林寺、武當派、崑崙派切磋劍法,就能自成一格、就有自己的「派」。而和全球一流品牌做生意,其實就像練功,這也是多年來鴻海最寶貴的學習、最寶貴的成長過程。「這些經驗都不是書本上學得到的,」郭台銘說。

郭台銘三十歲那一年的生日是在日本松下電器過的,郭台銘去跟日方談合作,希望松下把電視機的零件製造給鴻海做。那天晚上,日本人松下員工知道是郭台銘生日,於是大家一起吃飯,並且把他灌醉。

第二天醒來,郭台銘躺在床上在想,日本有這麼好的零組件供應,是因為日本有很好的母體工業,帶動日本零組件的發展。台灣沒有「母體工業」,電視機生意都在外商手裡,台灣的零組件工業有哪幾家是國內廠商訓練出來?

郭台銘從那時起就下定決心不跟國內廠商做生意,要做就做國外大廠生意。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是接美日國際大廠的訂單,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很多事情,這就是一種磨練機會。郭台銘就指出,國外電腦品牌願意給台灣小公司機會,只要有基本可靠的技術,以及合理的成本優勢,這些全球品牌大廠就願意派工程師來支持。包括現在好幾家台灣筆記型電腦的全球大廠,當初都是這些全球品牌大廠? H來一步一步指導,才做出今天的成就。

那時,有國內系統大廠想向鴻海下零件訂單,但是,它的要求是交貨期要比日本短、成本要更低。郭台銘想了兩個星期,訂單就在眼前,最後他還是沒有做這筆生意。最主要的理由,是當時台灣大廠要求鴻海的價錢比日本低三成、交貨快、品質又好,鴻海有這種實力,就應該直接跳上國際舞台。鴻海成立的第十年,就已爭取到IBM的塑膠零件訂單,接著陸續和日本、德國等歐洲國家的先進公司合作。其實對郭台銘來說,每一張國外的訂單,就是練功,三十年來,鴻海等於接受全世界各地大廠給鴻海的考驗,累積出雄厚的實力。













郭語錄051
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變化抵不上客戶一通電話。
Changes supersede plans. Customer demands supersede changes.


「未來的PC行業就是一個快、變、準的行業!」郭台銘這樣強調。這也是鴻海為什麼需要這樣刻意培養「變」的能力,因為外界產業及市場變化快速,一定比「原來的計畫」還要快。但是市場產業的變化,可能還不如董辦室老闆的一通電話,因為外界的變化,可能會啟發郭台銘更多不一樣的想法。

要達成客戶的要求,不是光靠生產數量及種類即可,現在還包括交期及售後服務。

鴻海有一次接下了一筆先進製程產品的訂單,但是發現自己原有的製造方式雖然成本較低,但是如果按照計畫,用便宜的海運交貨,最後可能會趕不上已設定好的交貨日期,所以最後還是決定用空運的方式緊急送到客戶手中,運費則是由鴻海自己負擔。

而在售後服務方面,如今即使產品的品質沒有問題,卻因為電子產品的客製化服務愈來愈多,不管是各種零件或樣式的修改,都需要售後服務,這也是展現企業彈性的能力。

所以在鴻海內部的〈郭語錄〉也特別指出:「經營穩定的創新力,建立在『強化』客戶服務滿意度、『提升』新產品開發速度率、『增加』新產品營收比重率。」

面對市場快速變化、需求面劇增,一切都得快速應變,所以位子會變、產品會變、任務會變、組織會變。在鴻海,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郭台銘顯然對鴻海「善變」的能力相當自豪,郭台銘認為,在合理的範圍內,要讓組織經歷不同程度的轉變。雖然企業每一次轉型就是危機,而鴻海從做電視旋鈕、塑膠鍵、連接器、準系統,每兩到三年都要轉型,但是一旦轉型成功,組織和個人都是更上一層樓。




















如果看問題都和別人一樣,看報紙就好了。




郭語錄077
如果看問題都和別人一樣,看報紙就好了。
Think outside the box. If you approach problems like everyone else does, you might as well just go read the newspaper.


當所有人都對環境屈服時,創業者必須有新的看法、開出新的道路。像1980年代,由於台幣開始快速升值,使得許多電視機、收音機製造業者相繼倒閉,鴻海生意也受到波及,再一次剌激郭台銘極力思索:「我們到底能做什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

這也是鴻海創立後,第一次思考重大的轉型方向。郭台銘認為,在「製造導向」時代,由於鴻海只會製造電視機、收音機零組件,所以一般客戶也只能給鴻海這些零組件做。

這也是鴻海創立的第七年,開始加入「市場導向」的思考。郭台銘開始積極進行連接器的市場調查,發現了電子遊樂器及電腦是未來的成長主流,再加上他跑日本買機器,也和很多日本人請教未來市場趨勢,確定個人電腦會是未來的重要發展趨勢。

或許是郭台銘「運氣」很好,鴻海開發出來的連接器,「正好」搭上我國資訊業急速成長的「雲霄飛車」。1981年,IBM推出第一台個人電腦。此外,當時電視遊樂器風行,使得鴻海營運大好,員工擴增到300人,資本額從1982年的1,600萬元,快速增加到1983年的4,600萬元,足足成長了三倍。

個人電腦產業起飛,鴻海也進入每年成長20%的階段。「我們看見老闆賺了錢,? S有自己放進口袋,又全部投入來買機器!」加入鴻海二十多年的經理甘克儉,回憶鴻海第一階段大幅成長的情況,PC產品轉型成功,但郭台銘並沒有停下來,讓他看見一個領導人長期投入的決心。

1984
年鴻海為了建立金屬電鍍單位,更直接從美國引進全自動連接線選擇性鍍金設備和電鍍檢測設備,花費了將近1,000萬台幣,大約是鴻海當時營業額的十分之一,但鴻海也開始快速擺脫創立前六年,業績始終無法大步成長的瓶頸。

當許多中小企業主把家電業式微看成是無法逆轉的危機時,郭台銘卻往個人電腦市場出發,把別人眼中微乎其微的機會、艱難的試煉,化為日後成長的基石。














不懂就要問,想保住面子的人,最後連裡子也會輸掉。




郭語錄036
不懂就要問,想保住面子的人,最後連裡子也會輸掉。
When in doubt, ask. Those who try to protect their pride usually end up losing their integrities.



郭台銘用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公司英特爾做例子,來解釋為什麼英特爾這家公司受人尊敬。最主要的,就是英特爾人做事實事求是、了解每一個細節,最後反而會得到別人的尊敬。

英特爾的主要產品是晶片,要製造晶片,就一定需要用到半導體設備,而半導體設備公司會把同樣的產品上午賣給英特爾,下午可能就會賣給英特爾在美國的競爭對手超微或德儀半導體,第二天上午,再賣給日本的廠商,下午再賣給台灣的聯電、台積電……。

但是同樣的設備,英特爾的產品為什麼還是領先競爭對手,做到世界第一?因為,如果只是花錢把設備買來安裝好,然後按鈕一按,這個傻子都會做,這只是科技業的勞工所為。

但是英特爾是怎麼做的呢?英特爾向半導體設備商買了製造機器之後,先讓供應商在生產線上試車,試車完畢之後就把布窗拉上,再請供應商的工程師退出去,英特爾自己的技術人員過來改裝。比如說,設備原來是做到「90奈米」的產品,英特爾自己改裝之後,甚至可以再縮小一半,到達45奈米;原來一分鐘做8個,改裝後一分鐘可以做到40個!

英特爾工程師會生產、還會修改設備,更有科技創新的內涵,所以才有第一名的效率,贏?o? P業的尊敬。「我們有能力做到嗎?我們不過是一個靠公司花費買設備的低級勞力工作者!」郭台銘語重心長地指出,在賣設備人的眼中,許多客戶其實不值得尊敬,因為這些客戶不懂,他們才賣給這些客戶嘛!
郭台銘曾在洛杉磯聽到一個笑話:一個老外去買廣東人的叉燒,廣東人用粵語對伙計說:「鬼佬來買叉燒,就給他昨天的!」但他沒想到那個老外在香港住了二十年,會講一口流利的廣東話,所以「鬼佬」就回答他:「對不起!我不要昨天的,我要今天的!」廣東人嚇了一跳!

「今天,只有懂技術,別人才會把一流的東西給你,」郭台銘提醒員工,不懂技術,別人不但不尊敬你,而且給你的都是二流貨。

要懂技術、了解細節,就要不恥下問、追根究柢。郭台銘強調,承認錯誤絕不是丟臉,而是要向錯誤學習,「總是害怕面子丟掉的人,最後會連裡子也丟掉,」他進一步對內部強調。特別是在資深主管會議時,要把案例都拿出來做檢討,因為唯有真誠地面對錯誤,打破砂鍋問到底,才會得到真正的知識。

郭台銘常對年輕人強調,「錯誤不可怕,怕的是連續錯誤。」郭台銘對內部甚至指出,其實鴻海這二、三十年來已有許多教訓,人事部門其實可以分門別類,做一本《?~ 大典》,裡面可以說明每一個錯誤的案例,到底是突發還是積弊?會影響到何種程度?如何檢討、如何改善。

而郭台銘自己,也把握每一次發問的機會。像20064月,郭台銘有一趟飛往美國的商務旅行,行程除了觀察該年市場的景氣變動之外,最重要的行程之一則是和回鍋戴爾電腦的「新任」執行長邁可‧戴爾(Michael Dell)碰面,「我想問一問他當初交棒給羅林斯(Kevin Rollins)之後卻無法順利達到目標的原因!」郭台銘對內部員工表示。

戴爾電腦曾是全球最大的PC公司,但是2007年遭到惠普電腦的強力反擊,讓出了第一的王座。戴爾電腦的規模大約是900億美元,大約是3兆台幣,正好可以給2008年準備邁向兩兆的鴻海一個借鏡,思考要如何接班,才能穩住第一的寶座。




















阿里山神木成其大,四千年前種子掉到土裡就決定了!




郭語錄046
阿里山神木成其大,四千年前種子掉到土裡就決定了!
The commanding size of the Sacred Tree in Alishan was pre-determined over four thousand years ago when its seed was sowed


「就因為它不是種在西門町,沒人呵護,而是長在很空曠的地方,所以耐得住風寒和寂寞。」郭台銘在不同場合解釋「神木說」,為什麼說四千年的神木是在種子落地生根時就已決定了?其實郭台銘是要強調環境的困難和變動也充滿機會,對鴻海來說,「競爭」、「挑戰」與成長壯大的「機會」並存。

反觀呵護過多,不但無法成材,適足以害之。像郭台銘常用黃石公園的鴿子做比喻:「在美國的那幾年,我們每年夏天全家到黃石公園玩,我女兒最喜歡的就是餵鴿子。」郭台銘回憶有一年,突然看見了禁止餵鴿子的牌子,覺得很奇怪,就問管理員為什麼?

管理員告訴他,前一年冬天,一場大雪之後,鴿子全都死了,因為鴿子平時習慣了人類的餵食,都失去了自己覓食的能力,結果冬天沒有人餵食,鴿子全都沒有辦法度過冬天。

從困難中激發潛能,從考驗中打造團隊,「相較於其他IT界領導人培養的是人才,郭台銘培養的是將才!」前戴爾電腦亞太區採購總經理方國健浸淫台灣IT界二十多年,一語道破今天鴻海對於人才的重視和使用。

舉例而言,從○分到九十分很容易,而從九十到一百分很難,這是一般外界的看法。但是善用人才,激發人才的潛?O? A要求每一位鴻海大將積極挑戰困局,擴張版圖、盡情發揮,卻讓鴻海可以從九十分繼續成長到兩百分、四百分、八百分,讓外界不敢懷疑郭台銘達到「兩兆營收」的目標。














一個地震很多的地方,人的警覺性特別高。




郭語錄054
一個地震很多的地方,人的警覺性特別高。
People who live in earthquake zones are often the most alert.


面對產業大幅震盪,鴻海則是在組織中培養「高度警覺」的意識。郭台銘就比喻,「一個地震很多的地方,像花蓮人的警覺性就比其他地方高。」鴻海在組織上可說「地震」不斷,1998年前只有三個事業群,但是2005年時,已經有了九大事業群,組織快速在變型。

內部組織的不穩定性,讓鴻海員工對環境變化都相當「敏感」。一位從蘇格蘭到大陸受訓的經理Mark Buckley,曾負責帶領歐洲工程師到大陸龍華廠受訓六個月,他說:「富士康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彈性,像我的辦公室曾經一個月搬了四次,這在西方,員工早要罷工了!」

三年內換了三個事業單位也是常事;一名業務工程師就可能賣過手機、連接器和遊戲機等不同產品。在鴻海,甚至不同的專業也可以跨領域工作。鴻海的代理發言人李金明的專業是在財稅方面,他也是完成大陸保稅工廠的主要推手;但是在歐洲,這項工作卻是由法務部門完成的。

其實藉由不同部門的歷練,反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這種多元整合的能力,也培養出鴻海主管能夠「彈性」作業的能力。

















少林寺的和尚武功千變萬化,飛簷走壁,是過去挑了多少桶水上山?




郭語錄018
少林寺的和尚武功千變萬化,飛簷走壁,是? L去挑了多少桶水上山?
The kung-fu masters of Shaolin Temple only attain their omnipotent skills after years of tedious, grueling, and mundane training.


如果一個人成天接受少林寺、武當派、崑崙派切磋劍法,就能自成一格、就有自己的「派」。而和全球一流品牌做生意,其實就像練功,這也是多年來鴻海最寶貴的學習、最寶貴的成長過程。「這些經驗都不是書本上學得到的,」郭台銘說。

郭台銘三十歲那一年的生日是在日本松下電器過的,郭台銘去跟日方談合作,希望松下把電視機的零件製造給鴻海做。那天晚上,日本人松下員工知道是郭台銘生日,於是大家一起吃飯,並且把他灌醉。

第二天醒來,郭台銘躺在床上在想,日本有這麼好的零組件供應,是因為日本有很好的母體工業,帶動日本零組件的發展。台灣沒有「母體工業」,電視機生意都在外商手裡,台灣的零組件工業有哪幾家是國內廠商訓練出來?

郭台銘從那時起就下定決心不跟國內廠商做生意,要做就做國外大廠生意。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是接美日國際大廠的訂單,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很多事情,這就是一種磨練機會。郭台銘就指出,國外電腦品牌願意給台灣小公司機會,只要有基本可靠的技術,以及合理的成本優勢,這些全球品牌大廠就願意派工程師來支持。包括現在好幾家台灣筆記型電腦的全球大廠,當初都是這些全球品牌大廠? H來一步一步指導,才做出今天的成就。

那時,有國內系統大廠想向鴻海下零件訂單,但是,它的要求是交貨期要比日本短、成本要更低。郭台銘想了兩個星期,訂單就在眼前,最後他還是沒有做這筆生意。最主要的理由,是當時台灣大廠要求鴻海的價錢比日本低三成、交貨快、品質又好,鴻海有這種實力,就應該直接跳上國際舞台。鴻海成立的第十年,就已爭取到IBM的塑膠零件訂單,接著陸續和日本、德國等歐洲國家的先進公司合作。其實對郭台銘來說,每一張國外的訂單,就是練功,三十年來,鴻海等於接受全世界各地大廠給鴻海的考驗,累積出雄厚的實力。

















烏龜要知道別把兔子吵醒。相對的,兔子是否肯像烏龜那樣一跑三十年?




郭語錄070
烏龜要知道別把兔子吵醒。相對的,兔子是否肯像烏龜 那樣一跑三十年?
The tortoise needs to realize that it shall never wake the napping hare. On the same token, do you really think the hare will sprint for 30 straight years?.


郭台銘過去曾開賓士車近二十年,但最多只有開過500系列(賓士次高等級的車系),別人很好奇以他首富之尊,為什麼不買當時最高級的600系列?

他回答:「我不是買不起,我買一千輛都買得起,但我就是不要買600系列!」他堅持不開頂級的車,甚至在大陸都是坐一般的箱型車。辦公室用的是鐵椅子、沙發是長沙街買的,一千五百塊錢,一用又是十年。就是要提醒自己,一分一秒都要努力,不要以為一切都很簡單,就輕易放鬆。

「經營事業,其實是一種知易行難的過程!」郭台銘語重心長地指出,要能在市場上出人頭地,絕不只是正確的營運模式而已,而是一個一步一腳印的歷程。

不開頂級名車,其實也是一種「低調」。像他就很贊成林百里說的「烏龜理論」:龜兔賽跑,烏龜贏了,不是因烏龜跑得比較快,而是因為兔子睡著了。所以最重要的是,烏龜一定要知道不要把兔子吵醒。而且,郭台銘還補上一句,「相對的,兔子是否肯像烏龜這樣一跑三十年?」

這也是「烏龜理論」之外最難做到的地方,郭台銘的許多外商銀行界好友就指出,世界上比郭台銘有錢的人不少,但是,像他這麼有錢,還這麼持續努力工作的人就不多。郭台銘沒有培養個人的興趣,工作就是他的興趣,全心全意都投入所經營的事業。

相對於其他股價數百元、甚至上千的「股王」、「股后」科技公司,鴻海只是不起眼的精密公司,但是當2003年台灣科技業陷入近十年來的不景氣,許多公司的營收都呈現衰退時,鴻海仍舊按照30%的成長率逆勢成長,就像烏龜一步一腳印地抵達終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弘興 的頭像
    弘興

    台中-弘興鋼鋁-不鏽鋼-不銹鋼-採光罩-採光雨棚-鍛造門窗-鐵棚-鋁門窗-遮雨棚-鐵棟-折疊沙門-摺疊紗門-膠合玻璃-烤漆雨棚-鐵皮屋-不鏽鋼門窗-氣密窗-百葉窗-欄杆扶手-防盜門窗-自備吊車

    弘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